自動駕駛又一獨角獸誕生。
今年2月10日,毫末智行獲得長城汽車一筆融資,資金不詳。12天后,毫末智行完成數億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首鋼、美團、高瓴資本等。
今日,毫末智行宣布獲得A輪融資近10億元,美團、高瓴創投、高通創投、首程控股、九智資本等領投,資金將主要用于自動駕駛研發投入和人才體系建設。據36氪報道,毫末智行投后估值超過10億美元。
一年內獲得三輪融資,如此讓資本“瘋狂”的毫末智行,究竟做對了什么?
賽道火熱,新興自動駕駛獨角獸誕生
毫末智行成立于2019年,脫胎于長城,前身為2015年長城汽車成立的智能駕駛系統開發部,2019年11月獨立后,其核心團隊一部分來自于“老東家”,另一部分則是從自動駕駛百度Apollo團隊和華為團隊等企業挖來的有關自動駕駛的人才,因此毫末智行擁有“傳統車企+互聯網”復合經驗。
據了解,毫末智行已經開發了L2級別的輔助駕駛功能,公司預計到2022年年底,其L2輔助駕駛將在34款車型中可用。其還在研發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并已與美團物流車輛合作,可以在沒有人類駕駛員的多場景下進行貨物的運輸。
在宣布獲得近10億元A輪融資后,毫末智行成為國內為數不多實現智能駕駛規模量產的新興自動駕駛獨角獸。
“自動駕駛是整個智能汽車行業門檻最高、周期最為持久的創業賽道之一,完成 A 輪融資是毫末打贏的生存第一仗。而在政策、市場、人才、技術、資本等綜合要素的助力下,相信中國一定會誕生世界級的自動駕駛公司?;诖?,毫末期待攜手國內外優秀的合作伙伴、投資機構,繼續保持技術創新及商業化落地優勢,加快推出新產品、新服務。” 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表示。
隨著相關技術和政策的落地,自動駕駛從概念進入現實的同時,也吸引了大批玩家和資本入場。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針對自動駕駛的投融資事件已超30起,披露投融資總金額超過2019年全年的總額。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到2021年預計全球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將達70.3億美元。
在資本狂飆之外,各類型自動駕駛公司的技術和商業模式火速研發、量產和落地。尤其在運輸、物流等商用細分領域,機場、碼頭、高速等局部環境中,無人駕駛已經開始普及并運行。
國內自動駕駛企業中,百度獲得了加州全無人駕駛測試許可,小馬智行已經在中國廣州、美國加州爾灣以及弗里蒙特市向公眾提供服務;大眾集團在國內的Robotaxi項目已經在合肥開始運營;百度旗下無人車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已經在北京等地開始啟動試點,預計3年之內,會有30個城市接入“蘿卜快跑”服務。
一周之前,文遠知行宣布獲得廣汽集團3000萬美元戰略投資。三方計劃在未來幾年逐步建立起一支Robotaxi車隊并實現商業化運營,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向全國輻射,面向大眾推出安全、經濟、綠色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其中,計劃于2022年在如祺出行平臺上線Robotaxi運營,為用戶提供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自動駕駛持久戰,毫末智行能否創造“毫末模式”?
據中信證券分析,自動駕駛預計將是萬億級的廣闊市場,有望解決人力成本提升、交通安全、司機短缺等諸多痛點,其中城市開放場景的市場空間最大。不過,正如張凱所說,自動駕駛也是整個智能汽車行業門檻最高的創業賽道。
要將相關技術進行實際應用并完成一定數量級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實現商業化落地,依然是最大的難題。
因為和通用的Cruise自動駕駛公司模式相似,毫末智行從建立至今一直被稱為是中國版Cruise。然而,技術是包括毫末智行在內的任何自動駕駛企業都需要面臨的問題。除此之外,自動駕駛行業也是亂象叢生,如多種技術路線并存、各自為政;不同廠商對自動駕駛級別的標準定義不同等等。
對于自動駕駛汽車企業來說,如何在劇烈變化的外部環境下尋求良性發展,就成了首要挑戰。尤其是經過資本繁榮期,行業內充斥著大量初創企業和知名廠商,大家都在沿著各自的技術路徑和商業模式向前摸索。
“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都是好貓。”AI自動駕駛是一場持久戰,“熬”是一方面,而如何為“熬”奠定基礎則是企業眼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毫末智行制定了屬于自己的“風車戰略”,以數據智能為核心,以乘用車無人駕駛、無人駕駛物流車、自動駕駛硬件三條業務線為葉片,形成了良性循環,這些業務線都可以最小化產品起步,實現商業化運轉并自我造血,從而帶來源源不斷的商業能量。
如今自動駕駛已經到了反思的時刻,未來的科技變革也不會太遙遠,不過現下中國自動駕駛企業整體發展依舊處于較早階段,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如何做到安全與高效并駕齊驅,才是決定一個自動駕駛企業能走多遠的重要標準。
本文來源:松果財經(songguocaijing1)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近年來,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呈現出愈演愈烈的態勢,無論是車企還是其他科技公司,都紛紛投身其中,試圖在自動駕駛領域占據一席之地。尤其是對車企來說,自動駕駛更是智能汽車的“命門”所在,也是眾多車企們競相追逐的關鍵。而在多方勢力的角逐下,當前的自動駕駛領域已經來到了發展的全新階段。
自動駕駛可能是最近一段時間里最魔幻的賽道。一面是特斯拉和華為自動駕駛大牛的離職,在行業內掀起了一場不小的波瀾,自動駕駛項目太燒錢的聲音再度響起,特斯拉與Cruise的自動駕駛事故,也被視作是商業化落地不順利的鐵證;
2022年,對于自動駕駛來說,算是“黃金拐點”到來的一年。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車路協同,Robotaxi、園區接駁無人巴士以及致力于ToB領域的公路運輸、礦區、港口、末端配送車,都在加快落地的速度。
提及自動駕駛,現在市場能看到什么?從場景來看,大量自動駕駛企業加速在公路運輸、園區、環衛以及港口等特殊場景的布局和發力。摯途科技、希迪智駕、嬴徹科技、圖森未來等企業已經實現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落地,后方還有大批的商用自動駕駛初創企業不斷涌進
6月26日,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世界智能駕駛挑戰賽在天津落幕。
睿獸分析數據顯示,2022年10月中國一級市場發生融資事件309個,比上月減少79個,下降20%,比去年同期減少339個,下降52%。已披露融資總額482.93億元人民幣,比上月增加61.62億元人民幣
近日,深圳市歡創科技有限公司【Camsense】宣布完成近億元C1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同歌創投領投,HTC旗下產業基金和深圳市國資委旗下深智城集團跟投。此前,歡創科技曾先后獲得東方富海
近日,芯來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數億元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祥暉資本、首鋼基金、建發新興投資、上??苿摶?、精確資本、天堂硅谷、橙葉投資跟投,老股東中電科核心技術研投基金
8月9日13:30-19:00悠易將在上海舉辦BeyondMarTech:全域融合·共贏未來——悠易MarTech戰略發布會。誠邀大家一同見證悠易的蝶變。
時光荏苒。一轉眼,2022年上半年已過。進入6月,全國南北陸續開啟了熱浪模式。而資本市場自2019年開啟的RPA投資熱潮,一直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香車寶馬,自古以來都是人們的追求,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汽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每年汽車保有量正在以每年8%以上的速度急增,汽車后市場的市場規模也隨之增長。
跨境電商合規SaaS領域中占比最大、增速最快之一的歐洲VAT自主申報SaaS平臺「歐稅通」宣布完成3億元A輪及A+輪融資。本次投資方為高成資本和博裕資本,并由皓石資本擔任財務顧問。此次融資后,資金將主要用于技術創新、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懶人經濟的到來,未來掃地機器人會像洗衣機、洗碗機一樣成為家庭的標配,未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中小品牌市場份額將被進一步壓縮,而擁有核心技術優勢的品牌則會開始不斷收割市場紅利,所以關鍵在于誰能抓住這下一波紅利
據螞蟻集團旗下投資主體API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供的備案文件顯示,螞蟻集團已將其持有的36氪公司的股份全部出售,徹底退出其股東序列。這是繼今年1月減持眾安保險后,螞蟻集團在投資上的又一收縮動作。
近日,umeplay關聯公司上海麥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王思聰全資控股公司北京普思投資有限公司為股東,同時公司注冊資本由1000萬元人民幣增加至1111.11萬元人民幣,增幅11.11%。